“人大代表+法庭” 合力解开6年“心疙瘩”

发布时间:2025-02-19 点击数量:122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多元解纷新路径,近日,石首法院高基庙法庭邀请镇人大代表共同参与案件调解,推动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有效化解了持续六年的买卖合同纠纷。

打码(1).jpg

“你欠了我六年的钱!我跟你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赶快把欠我的钱还我,从此以后我跟你老死不相往来!”

“我也没办法,实在没有钱,最近经济状况不大好也拿不出钱来还你!”

在调解现场,本就“水火不容”的双方一见面分外眼红,各自表达自己的不满与难处。

“大家先不要激动,既然双方都能来到现场,肯定是有调解意愿的。来来来!咱们大家都坐下来,商量商量怎么努力解决问题。”人大代表迅速介入,第一时间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倾听他们的诉求和心声,安抚他们的情绪。

“六年前欠的钱现在都分文未付,我原本不愿意再调解了。现在有法官和人大代表一起帮我们调解,肯为我这个案子下功夫,那我就相信他一次。”

“这个人大代表我认识,我的情况他也了解,既然是他来给我做工作,那我也同意调解!”

本吵的“不可开交”的双方当事人看在人大代表的“面子”上稳定了情绪,均表示愿意调解。人大代表凭借自身丰富的社会经验、熟悉社情民意、深得群众信任等独特优势,为原、被告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使得双方当事人得以在相对平和、理性的氛围中展开对话。

“欠钱不还你现在一直拖着也没用,法院一判决,文书生效以后还上网!该还的钱也一分不会少!”

“......”(被告低下头思考,沉默不语)

另一边...

“再给他点时间,他一下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今天人大代表和我们都在这,肯定会跟你把问题解决的!”

“好,我就再相信他一次!”

“大家都希望尽快借此机会把这事情解决,毕竟拖了这么久了,希望你们好好考虑考虑一下!”法官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劝说。最后,在法官的专业释法说理和人大代表的温情调解下,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和解协议,持续六年的矛盾纠纷就此得以圆满化解。

这次纠纷的成功调解,充分展现了人大代表在参与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也是高基庙法庭充分发挥代表委员联络机制的生动体现。双方的紧密配合,实现了情、理、法的有机融合,真正达到了高效、实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小案件”守护“大民生”。下一步,石首法院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理念,进一步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协作,充分发挥代表委员来自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不断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