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 为民不止

发布时间:2015-04-30 点击数量:2191

 

    袁道新同志是石首市东升镇平安社区原党总支书记,2013年3月,他被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为石首市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2015年3月30日,袁道新同志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但他对陪审事业的热爱、对法律的执着和全身心服务人民群众的高尚品格,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时刻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价值追求。

    他,陪审敬业

    “在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学习的法律知识,终于有更大的利用平台了。”知道任命后不经意的话语,表明了他对从事人民陪审员工作的欣喜和自己退休后能够继续为人民服务的由衷高兴。也实现了他在退休时的社区党员欢送会上的铮铮誓言“我一定会退休不褪色、退职不退坡、退岗不退步”。

     袁道新同志自参与案件陪审以来,先后参与陪审民事案件56件。每次开庭都提前两三天来院阅卷,反复细读,认真研究。有些“陈年老案”或发回重审的案子卷宗多达,甚至几十本,他都仔细推敲、认真核对、查出矛盾,发现纰漏、抓住要点、找出关键,明确争论焦点。把基本案情熟记在心,把要审清的几个关键问题记在本上,为开庭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只要有案件,我随叫随到”,这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参审的56件案件中,无一迟到,无一缺席。在案件审理中,他悉心听取别人意见,注重同类案件的对比分析总结,避免裁量尺度的随意性,以确保案件的公正、公平和裁量的准确。在合议庭评议时,他对证据效力、事实认定、责任划分等问题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客观公正,从不简单地表示赞同或反对,从不随声附和审判人员的意见,拒绝“合而不议”。

    在东升法庭陪审的案件中,有二十余件是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他充分发挥来自基层社区,与群众关系紧密,更易与群众沟通交流的优势,通过调解逐个化解纠纷。2014年6月,东升法庭受理了一起翁婿矛盾导致夫妻要求离婚的案件。王某与李某婚后长期在外打工,小孩由岳父母照顾,因为小孩生活费的问题,王某与岳父发生争执,认为岳父要求的生活费高了,骂岳父要钱不要脸。岳父一激动,翁婿二人大打出手,岳父被打成轻伤,住院期间王某既没去看望也没给医药费,李某认为夫妻过不下去了,要求离婚。袁道新同志与承办法官分析认为,李、王二人结婚八年,长期在一起打工,夫妻间没有难以调和的矛盾,只是因为小孩生活费的问题没有沟通好就离婚,这对小孩的成长,对夫妻双方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作为人民陪审员的他又当上了调解员,多次到王某岳父家了解情况,从小孩的成长、女儿将来的人生道路与两位老人家长里短,深入交流。同时,在与王某沟通时,指出他的错误,建议他珍惜美好生活。最终,王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向岳父母承认错误,求得谅解,双方消除了矛盾,一家人和好如初,避免了一个家庭的破裂,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他,学习勤奋

    “没想到他进入‘角色’那么快,不用给他讲,他自己很快就能熟悉案情、参与审理,并经常发表比较新颖的个人观点。”东升法庭庭长周绪平追忆袁道新同志时感慨地说。在周庭长眼里,袁道新同志就像是一部《十万个为什么》,一逮着机会,他就与审判法官交流心得、讨论案件、请教疑难。

    认识袁道新的人,都知道他的“三不”“三看”生活信条,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看书、看报、看新闻。街坊邻居经常开他的玩笑“袁爹,你看看你,不打牌不抽烟不喝酒,生活有个什么乐趣?去法院听案子就那么有意思啊?”。每每这时,袁道新同志总是扬一扬手中的法律书,笑眯眯地说:“书中自有大乐趣,学习的人生乐趣无限啊,学好法律,受用一生!”,紧接着就是一段诙谐幽默的法律小知识,在他的影响下,街坊邻居也纷纷开始守法学法用法。

    为了适应庭审需要,他千方百计增强理论素养,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必学,新颁布的司法解释必读,培训讲座必参加。哪儿有法律培训,哪儿就有他认真记笔记的身影。年初,最高人民法院组织民诉法司法解释视频讲座,听闻消息后,他第一时间找到政治处,主动申请参加学习。除此之外,他还拿出积蓄自行购买大量法律法规方面的书籍,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利用业余时间悉心研读,自我充电。“我不爱钱,这些东西才是我的宝贝”,据法院共事干警回忆,他生前不止一次翻着写满密密麻麻读书笔记的法律书籍自豪地说。也正是因为对法律专业知识的勤奋钻研,才有了进入案子就能参审的底气。

    他,为民真诚

    信访工作是人民法院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也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晴雨表和显示器。袁道新同志在陪审之余,主动当起了信访接待员,尽力搞好这项艰巨性、复杂性的工作。

    大多数上访者心理承受能力都较弱,极易因接待者不热情、倾听不耐心,而对接访者产生不满,对其解释更是不听,从而产生越级上访、滋生事端的念头和行为。正因为此,他每天总是八点之前就来到了办公室,扫地、拖地、烧水……尽可能创造出一个放松、舒适、能够让当事人尽情倾诉的环境。

    虽然从事信访接待工作仅一月有余,他却处理了一起又一起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在接待东升“老上访户”徐某时,他充分发挥自己老支部书记的工作经验,一杯茶、一支烟,稳定情绪,慢慢劝解、细细引导,消除心结,举事例摆法条,进行普法教育,一而再再而三,在他的真心、耐心劝导下,徐某服了,表示不再胡搅蛮缠!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进京上访的石某,为索二万元赔偿款的付某,与丈夫离婚十多年不服气的刘某……面对来访的当事人,他总是平心静气,热情接待,耐心倾听诉求,从法、理、情的角度进行适度分析解释,起到了化解纠纷,平息怨气,息诉罢访的良好效果。同时,他特别注意收集分析信访中反映出本院审判工作存在的问题,主动和庭科室负责人沟通交流,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建议,为促进法院提高公正司法能力,改进审判工作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袁道新同志短短两年的人民陪审员经历,诠释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深刻内涵,书写了一位老共产党的无限忠诚,是一位永远值得我们记住和学习的榜样。

    再次道一声,袁道新同志,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