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法院《定方向 明思路 划重点!石首法院推进司法力量下沉深度融入社会治理专项工作》
为落实“四下基层”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石首市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开展推进司法力量下沉深度融入社会治理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推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方案》指出,要以建立完善“四个机制”为着力点,有效解决审判工作现代化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带动法院政治建设、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更加扎实有效。
一是建立法官社区“周报到”制度。强化政治机关意识,组织“法律服务员进社区”活动,实现主城区全覆盖,每个社区安排一名法官或法官助理参与社区信访存量化解、提供法律咨询、指导人民调解、做好判后答疑,帮助搭建调解组织,同时汇总收集突出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并研究处理,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是建立法庭解纷“一体化”制度。发挥法庭“三个服务”职能作用,引领带动乡镇综治中心整合解纷资源,畅通诉前、诉中矛盾流转化解机制,落实“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探索纠纷解决的最优途径。积极指导人民调解,创建平安创建示范点,以降低“万人成讼率”全面提升辖区平安建设水平。
三是建立内控内审“一张网”制度。以推进全面全员全时考核为基础,细化审判管理和审判监督,强化绩效考核和结果运用。推动案件全面评查和重点评查,从程序实体、办案效果、整卷归档等方面对办结案件进行全面评查,采取邀请检察院派员评查等方式对发改等重点案件开展专项评查,形成问题清单和工作建议。将评查、整改、反馈与全员绩效考核挂钩,力争服判息诉率提升到95%以上,一审发改率控制在1%以下。
四是建立司法工作“一盘棋”制度。加大司法建议工作力度,将司法建议数量、效果纳入绩效考核,引导支持法官聚焦审判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发送深层次、综合型司法建议,推动制定完善社会公共政策,促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整体风险防控能力。
《方案》强调,全院干警要强化工作责任,提高政治站位和责任意识,增强参与治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科学精准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要加强沟通协调,加大与有关部门、基层组织在诉非分流对接、多元解纷方面的衔接联动,形成整体合力;要加强宣传推广,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增强群众认同感,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多元解纷工作良好氛围,促进大量纠纷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
《方案》出台是法院为融入全市基层治理大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有力举措,通过精准对接、深入沟通,必将促进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有效提升人民法院司法水平,更好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