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护生态 鹿鸣九曲

发布时间:2024-06-04 点击数量:293

85696283b395d53cdf5172ebbff55fc.jpg

石首市“一江贯东西,两河穿南北,版图分五块,四面皆环水”,长江流经石首,蜿蜒九曲,润泽大地,丰富的水资源造就了这里江豚戏水、麋鹿嬉戏的和美生态。近年来,石首市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两山”理念,紧紧围绕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探索环境资源专门化审判,协同推进环境保护、多元共治、生态修复,以司法审判工作“实举措”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含绿量”。

依法审理案件,守护绿水青山“新画卷”

生态环境关乎民生福祉,绿水青山离不开司法护航。为保护辖区生态环境,2019年,石首法院先行先试,成立环资审判团队,后挂牌“生态环境保护法庭”,是全省十家设有环资专业法庭的基层法院之一。

石首法院坚持高标准专业化的环资审判法庭建设,汇集“又专又能”的审判力量,推进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归口审理,努力打造与长江大保护要求相适应的专业化环境资源审判团队。2019年来,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13件,有5个环境资源类行政案件获评市级以上精品案件和优秀裁判文书,生态环境保护法庭庭长杨斌获评全省环境资源审判先进个人。

石首市人民法院生态环境保护法庭挂牌成立.jpg

石首法院立足职能办理案件,用最严密的法治守卫生态资源,呵护蓝天碧水净土,依法公正高效审理了一批有典型意义、有影响力的环资案件。2023年,审理的石首市人民检察院诉石首市某局不履行基本农田保护及土地复垦监督管理职责一案,充分落实能动司法理念,对履职堵点问题与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协调联动、现场办公,助力被告完成复垦被非法占用农田,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筑牢司法屏障。

法检“两长”现场办公办理涉环境资源案件.jpg

1非法捕捞水产品案庭审现场.jpg

石首法院对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深度宣传,在南岳山森林公园、三菱湖国家湿地公园、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三处设立司法保护基地,在市工业码头设立增殖放流点,开展以案说法、以案普法等活动,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司法效果。

探索“法院+”,绘制多元共治“同心圆”

石首是中国麋鹿之乡、中国江豚之乡。近年来,石首市人民法院着眼特色生物资源保护,探索“法院+”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该做法入选湖北法院贯彻长江保护法十大典型案(事)例。

石首法院与湖北省高院、荆州中院共同在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常态化开展走访调研。通过“法院+法院”整合司法资源,丰富司法举措,改善麋鹿江豚生存环境。保护基地成立之初就通过三级法院共同努力,帮助化解保护区内意杨林被异地法院查封,麋鹿保护项目无法开展的涉法涉诉难题。

2与麋鹿保护区会签三方协议.png

石首法院健全环境资源“法院+行政机关”协作联动机制,与保护区所在石首市天鹅洲开发区加强沟通,与石首市人民检察院、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会签三方合作协议,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开展疑难复杂案件会商、执行案件联动、执法信息互通,探索建立生态修复基地,汇聚生态环境保护合力。2022年积极调解保护区为扩充麋鹿生栖空间设置缓冲区中的土地流转纠纷,有力保障“人退鹿进”,现保护区8000亩缓冲区均已征收完成并投入使用,第一批200多头麋鹿已经分流至缓冲区。

石首法院结合人民法庭发展“一庭一策”,将重点辐射保护长江故道湿地及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确定为保护区所在新厂法庭工作重点,探索“法院+村(社区)”模式,在石首市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巡回审判点,法庭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定人定点加强沟通联系,构建起“村居-乡镇-人民法庭-院机关”四级生态环境保护响应网络,促进环境资源问题前端治理和矛盾就地化解。

坚持生态修复,筑牢生态文明“防护墙”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环境资源案件的办理,惩治犯罪只是手段,保护环境才是最终目的。为进一步发挥环境资源审判的职能作用,石首法院将“恢复性司法”理念贯穿于审判全过程。在办理刘某、张某等非法采矿及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率先探索适用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在判决没收被告人违法所得、承担罚金刑的同时,判处被告人承担生态损害赔偿责任约1500万元。

3全省首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机制.png

但在长期的环资审判实践中,侵害人缴纳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交给谁、由谁用、怎么使用、如何监管等缺乏相关制度,为规范资金的管理使用,石首法院结合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等工作,提出设立生态损害赔偿金专款专户的设想。

后在省院、中院及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协调下,经多方调研、论证及修订,与市财政局等四单位联合制定印发全省首个生态损害赔偿金管理办法,明确了赔偿金资金使用、工作流程、监督管理“三张清单”,确保专款专用、跟踪问效、公开透明。文件机制的实施为推进石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和生态修复落实落地提供了更加严密的制度保障。

今年4月,石首法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制度 促进生态修复落地落实”的做法在湖北法院首届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微创新”案例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佳精品案例”。

下一步,石首法院将自觉把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宏大场景中谋划和推进,充分发挥环资审判先行者和主力军优势,全力打造具有石首法院特色的环资审判品牌,努力以环资审判现代化助推“鄂南明珠”生态文明建设!